初夏時節,作為未來雄安新區城市組團和版塊之間重要生態緩沖區的“千年秀林”一派蔥蘢景象,綠意正濃。據統計,雄安新區“千年秀林”今年春季造林栽植任務已基本完成,共造林1萬余畝、栽植苗木66萬余株。截至目前,雄安新區總造林面積擴展至32.5萬畝,累計植樹1789.5萬余株。
塞罕壩機械林場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較大的人工林海,也是京津地區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被習近平總書記稱贊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榮譽背后,是三代塞罕壩人堅忍不拔、拼搏奉獻、接續奮斗,對生態文明意識的一以貫之……
“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短短45天內,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出京考察,在浙江,在陜西,在山西,一路走來,都講到了要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河北省承擔著建設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從官廳湖到白洋淀,從潘家口到北戴河,從太行山到大平原,河北扎實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一系列專項行動讓美麗河北的生態底色日漸亮麗。
以2019年為例,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5.8%,大氣質量為6年來較好水平;74個地表水國考斷面Ⅲ類以上水質比例提高4.1個百分點,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左右;營造林10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5%……
而生態本身就是經濟,推動天然飲用水、綠色種植、清潔能源等特色產業“俏”起來,激活農家樂、民宿經濟、生態旅游、文化休閑、醫療康養等新興業態“長”出來,就是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徑。
從“窮山村”到“花果山”,一片“綠色銀行”讓前南峪人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從昔日排污溝到省會濱水休閑基地,生態修復后的滹沱河正展現著它美麗的風采;從采煤沉降區到“城市綠肺”,唐山南湖已實現了“吃、住、行、游、購、娛”旅游要素全面發展……
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不因小失大,不寅吃卯糧,不急功近利,堅決摒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需要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耐心和耐力。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對破壞生態環境的問題扭住不放、一抓到底,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更多的綠色發展故事還在路上。
下一篇: 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王東峰書記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安保工作,為全國“兩會”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環境。副省長徐建培參加調度。